历史必将铭记这个冬春,因为愈挫愈勇的斗志,因为生生不息的希望。
4月26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3个多月日夜鏖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胜之地,终于迎来患者“归零”,何其不易、何其令人振奋!
长江之滨,“武汉必胜”跃然醒目,这是江城武汉的英雄气概;东湖之畔,千树繁花悄然绽放,这是不可阻挡的春天脚步。
集结、出征、应战,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庚子新年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声号令,白衣执甲,慨然出征。
生命的呼唤,让他们割舍下亲情。“我报名去一线。”1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医生、护士等按下殷红手印联名请战,并互相叮嘱:“别告诉我的家人。”
生命的呼唤,让他们忘记了个人安危。1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支援发热门诊的微信群内,一位有着25年工龄、15年党龄的党员医生,率先写下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生命的呼唤,让他们忘却艰险。“我现在回武汉,回医院!”武汉江夏区90后社区医生甘如意,在荆州老家听到社区招募支援医生,第一时间报名,并立即骑自行车300公里四天三夜回汉返岗。
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武汉、湖北进入“战时”状态。疫情阴霾笼罩着武汉,确诊病例数、重症危重症患者数持续增多,拯救生命的呼唤一声急过一声。
“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迅速打响。
危急时刻,心手相牵;紧要关头,同舟共济。
报名、集结、出发,会师湖北!1月23日起,全国医务工作者大规模、高频次、快集结的逆行壮举,烙印下一幕幕动人画面。
1月24日,农历除夕,首批6支来自军队和全国各地医疗队的近千名医护人员,在中央军委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一调派下星夜集结,到达武汉。
1月28日,湖北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3500例。就在同一天,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医务人员数量迎来首个高峰:54支医疗队、7080余人……
“爱和希望一定能跑赢疫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张蒙在出征日记中写道。
先后有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工作者,白衣作战袍,披甲赴荆楚。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
子弟兵陆海空三箭齐发。4000余名军队医护人员齐聚武汉,成建制接管火神山医院等3家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
“顶配”悉数集结。各大医院院长、书记挂帅一线,“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会师江城;同时,19个省份对口支援我省除武汉外16个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
院士并肩作战。李兰娟,年过古稀奔波一线;张伯礼,在汉胆囊摘除术后三天,带领“中医力量”重回战场;陈薇、王辰、乔杰、仝小林、黄璐琦等,置身最前沿与病毒激战。
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上,能如此迅速集结一国最优势医疗资源、医务人员抗疫,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创下的奇迹,体现了无可比拟的国家制度优势。
创新、创造、求索,誓与病毒殊死较量
曾经,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面前。确诊和发热患者骤增,一床难求的焦急与不安在城市中弥散。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之战打响。全省50多万名医护人员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其中17万余人冲上最危险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救治“红区”。
这是以命相搏的豪气。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生命最后,还通宵达旦指挥改造病房,两天内腾出500张床位,生命却定格在51岁。
这是气吞山河的勇气。1月23日、25日,承载无数希望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相继吹响建设号角。寒风凛冽之中,数万名建设者火速集结,千余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不到半月,两座集中救治医院拔地而起。
这是明知难为而为之的不屈之志。2月初,武汉以每1.5天新建一座方舱的速度,将16处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成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2万余名病人。
一个月内,武汉以每天增加3000张病床的速度,建设完成了相当于60家三级医院的病床数。2月29日,武汉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点全部实现“床等人”,重症床位从2月5日不到2000张迅速扩展到9000余张。“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充分展现。
没有现成经验可以遵循,鲜有权威文献可以查阅,探索与创新,成为拯救生命战场上最鲜明的符号。
检测手段改进,攻应检尽检。5天时间,武汉建成日均万份核酸检测能力的火眼实验室,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救治方法革新,克临床之艰。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12个重症专家指导组,进驻重症、危重症患者定点医院;改造呼吸机,为患者做喉镜直视下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探索用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抗体治疗。
不惜代价,解救治之急。单价百万元的ECMO是救治新冠肺炎最后的生命屏障,疫情发生后,武汉急缺这一设备,经国家紧急协调,两架飞机接力飞行近万公里,将16台ECMO从德国经北京运抵武汉。除ECMO外,人工肝等尖端技术设备也随需随用。
药物研发启动,求奏效良剂。国医大师梅国强、国家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巴元明等紧急制订的《湖北省中医院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防治协定方》,成为许多人手持一剂的“肺炎1号”方。
推动救治关口前移,解决患者收治难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全力救治重症患者;多管齐下预防轻症转重症,减少重症患者比例。一项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在全国各地大力支持下成为现实。
3月2日起,武汉16家方舱医院迎来陆续休舱;3月23日,全省累计治愈出院新冠肺炎患者人数突破6万例;3月31日,国家卫健委负责人宣布,湖北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超过93%。
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日子,一点点增添希望,冲破黑夜,迎来黎明。
攻坚、携手、突破,翻越重症救治重重关隘
在医者眼里,“生命”二字有着沉沉分量。利益、成败、风险,频频与生命摆在天平两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的选择简单而直白——没有什么能重于生命。
病毒初现,为了避免院内感染,他面对每日高达数万元的亏损,也要单独辟出一层楼,收治当时自己负责的唯一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疫情来袭,他顶着手术失败人财两空的风险,在全省首次采用ECMO救治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毒逞强,他零距离接触,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只为对诡异的病毒了解更透彻、最终战胜它。
“救!必须救!创造条件坚决救!”“再努把力,或许就有转机。”“这些最难攻克的关口,我们要冲上去!”病房里,这些相互鼓劲的话语,是医者本能的反应。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往往存在多个器官功能损害,多团队、多学科协作非常必要。”这个医学的共识,让病区、学科、团队模糊了界限,产生聚合效应。
“成功了!”3月21日20时15分,武汉肺科医院ICU病房里一片欢呼。ICU主任胡明摆了一个“OK”手势。此前,一名70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休克,抢救成功希望只有5%。但为了这5%,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内蒙古6地的12位多学科专家联手,使用VVAECMO(同时支持心、肺的体外膜肺氧合形式),把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精准救治,无数双手的紧握,让生命得以延续。武汉协和西院通过5G视频,连线北京专家远程会诊,为患者制定“一对一”重症救治方案;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成立插管、护心、护肾等小分队,各个击破病毒对器官的攻击,短短8天,重症病例病亡率从5.58%降到3.39%。
接力救治,一双双手的接力,让生命创造奇迹。59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李先生突发心梗,经援鄂陕西医疗队紧急溶栓救回一命后,再度发生致命性心动过缓。武大人民医院心内科调派专家团队火速驰援,没有常规大型血管机X线透视指引,他们“徒手”为患者成功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
中西医辨证施治,一双手与另一双手的相牵,展现集成优势。在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医疗救援队专家组成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与省新华医院医疗团队一道,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一位位重症患者从生死线上拉回,重症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平均缩短两天以上。
苦难中孕育希望,伤痛中迎接新生。
突破胶着、对垒状态,危难面前积极协作,医务人员不断接近高难医学的边际。心梗、肾衰多种重症缠身的患者挺过来了,历经肺功能严重受损、气胸、炎症风暴侵袭等多重打击的患者,起死回生。
不放弃、不退缩,竭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是这场抗疫的重要经验。武汉80岁以上新冠肺炎高龄患者治愈率近70%,出院者中包括7位百岁老人,最高龄达108岁;许多合并多种疾病,救治难度大的重症患者重获生的希望,治愈率超过89%,其人均超过15万元的治疗费用,医保均按规定给予报销,个人自付部分由政府兜底。
2月20日,湖北、武汉疫情防控迎来转折点,新增治愈出院人数首次超过新增确诊人数。
3月10日,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之时,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考察,强调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
这是众志成城的决战决胜。3月12日起,武汉把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医院集中,向由国家援鄂医疗队所承担的病区集中,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强大的专家队伍、更精细的管理方案,向重症救治发起冲锋。
这里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慨然无畏。即便救治难度更高、防护措施更严、感染风险更大,都没能阻碍前行的步履。
这里浓缩着无怨无悔的默默坚持。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黄璐琦、乔杰、陈薇等院士团队和全国各地支援的高水平重症救治团队继续坚守救治一线,同本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
这里镌刻着攻坚克难的极限挑战。3月20日,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病房里,第一个植入ECMO的患者王强坐着轮椅出院了。他的抢救持续了整整39天、936个小时。
从预防之始的施药到康复之末的干预,从身体层面的救治到心理问题的关照,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考量最终换得一位位患者的康复。4月21日,湖北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降至100人以下;4月24日,我省重症病例实现清零。
抚慰、帮助、尊重,以仁心驱散病痛疾苦
在阳光的驱逐下,冬天止住了脚步。一如心绪的更迭,由冷至暖,由暗到明。
是怎样的力量让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最终有了让人振奋的结果?答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德同心、医者仁心。
血肉同胞、与子同裳。中华传统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医学的“医乃仁术”,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下,成为当代医者深厚的精神滋养、职业底色。
术不仅在巧,更在仁。救治的不仅是躯体,还有心灵。用精湛的医术救治患者的疾苦,用温暖的微笑照亮患者的心灵,这是对大医精诚最朴实、最生动的注解。尽管脸颊已被口罩勒到破皮,头发已被汗水浸到湿透,眼里满是血丝,但他们仍然于细微处,播撒阳光。
那些不经意的话语、动作,无不流淌着驱散疾苦的大爱。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3月4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病区,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上海仁济医院医生余跃天一步跪地,进行胸腔引流,患者转危为安。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努力。在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一度想通过绝食来对抗治疗的87岁刘婆婆,在病区主任余婷、护士长吴静的心理疏导下,重拾信心,配合治疗,一步步好转,拿掉呼吸机,下床走路。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呵护。曾因交流困难而脾气暴躁的88岁聋哑患者喻大爷,在看到辽宁大连医疗队护士们努力学习手语,只为与自己交流时,冰封的心融化了。
数万名在医院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没有亲人陪伴和照顾,但护士说:“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白衣天使们,有的日行3万步,只为让每位患者的水杯里都有热水;有的为了给患者加强营养,省下自己的牛奶、鸡蛋留给患者;有的则写信给患者,告诉医护人员始终与他们站在一起……在武汉,在湖北各地,这样温情而暖心的故事早已烙刻进无数患者的记忆里。
笑与哭是这个季节里最动情的表达。
笑,流露出善意。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金丹,护理的第一名患者大便失禁,她及时为患者擦洗身体。面对患者家属的感激,金丹总是笑着说:“这没啥。”
哭,袒露着至情。3月19日13时,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内科楼二楼呼吸六病区,最后一个离开的广东医疗队队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士邹艳平泪眼蒙眬,在走廊上朝病区深深鞠了一躬。56个难忘的日夜,她与战友们在这里守候着生命与希望。如今,不辱誓言、完成使命。
4月9日,87岁“看日落老人”王欣出院。临行前,他拉了一首小提琴曲《沉思》,献给救治他的医护人员。乐声似潺潺流水,洗涤心灵;似轻轻微风,拂去悲伤。起伏的旋律,演绎抗疫的心路历程,纵有低落悲怆,终会高亢欣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龙华)
来源于湖北日报网讯 2020-04-27